2022年,崇左第一产业增加值207.6亿元,是200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40.78亿元的约5.1倍;
2022年,崇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4.85亿元,是200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68亿元(现价)的约6.4倍;
2022年,崇左农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761元,是2003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7元的约8.7倍。
(资料图片)
这些数据是崇左二十年来农业农村发展壮大最为直观、有力的呈现。二十年来,崇左紧紧围绕“保粮、稳蔗、强牧、兴渔、优果”思路,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粮食面积稳固在170万亩以上、产量50万吨以上;肉蛋、瓜菜、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品种愈加丰富多样;农业生产更加现代化、科技化,新农村建设更加宜居宜业和美。
夯实粮食丰产丰收基础
提升农产品供给能力
甘蔗甜如蜜、牛羊膘壮、瓜果飘香;农户在田间地头收割成熟早稻,准备进行下一轮晚稻插秧工作,为全年粮食增产丰收奠定基础……7月的崇左处处欣欣向荣、生机勃勃,一幅幅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宁明县明江镇峙利村群众正在田间操作联合收割机收割成熟的早稻。周贻刚 黄平 摄
建市以来,崇左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生产底线,坚决打好“稳粮食兴乡村攻坚战”,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2022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75.09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0.238亿斤。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粮食作物已种植96.71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55.22%,实现面积、产量、单产“稳中有进”。
崇左持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以粮食、糖料蔗“两区”农田为主,实施农田“小块并大块”,提高道路通达度和梯田化率、机械化率,兼顾水肥一体化,围绕稳固提升水稻、糖料蔗、玉米、薯类、豆类等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能,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丰产丰收根基。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08.93万亩,占全市耕地的45.13%。
▲在扶绥县柳桥镇西长村,群众利用农机种植玉米。李青 摄
同时,崇左抓好蔬菜水果、畜牧产业、绿色渔业等主要产业生产供给。推行坚果地甘蔗地套种、旱改水轮种、设施蔬菜大棚种植等模式,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持续调整水果品种结构,应用水果标准化生产技术,新建果园管理得到有力加强;因地制宜发展稻+虾+螺等稻田综合种养2500多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年来,崇左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和发展方式,重点整合发展粮食、糖料蔗、水果、桑蚕、食用菌、优质家禽等十大种养产业和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休闲农业三大新兴产业,以全产业链发展思维打造一批亿元产业集群,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崇左是“中国糖都”,是全国最大的甘蔗种植基地和蔗糖生产基地,每年甘蔗种植面积维持在400万亩左右。
▲甜蜜蔗海。资料图
建市之初,崇左农业产业主要以甘蔗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产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立足资源禀赋,做优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坚果、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布局由小到大,初具规模,各具特色。目前,我市已种植银耳、秀珍菇、茶树菇、黑灵芝等食用菌约488.67万平方米。八角、砂仁、肉桂等中药材也发展迅速,今年上半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1.2万亩,收获生姜、苦丁茶、茯苓、山药、金花茶等中药材约0.18万吨,产值0.52亿元。
▲果农在采摘坚果。本报记者 陆世涛 摄
崇左还积极探索利用丰富的甘蔗尾叶等秸秆资源,大力推广“蔗牛共生”模式,以“10亩甘蔗养1头牛”的理念,出台《关于加快牛羊养殖业发展的决定》《崇左市加快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牛羊养殖业,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全市拥有100头以上规模牛场51家,拥有100只以上规模羊场285家。
与此同时,崇左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市完成17个国家级糖料蔗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推进龙州县和宁明县茶叶全产业链开发项目落地开花,全市累计建成6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提升。
崇左还不断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加快开发长寿生态主题农业园区、长寿养生农业庄园、休闲果园等一批项目建设,打造“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新产业新业态,创建了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
共筑宜居宜业和美家园
干净宽敞的村屯道路、错落有致的院落,孩子们三五成群在树荫下嬉戏玩耍……如今,走进江州区新和镇卜花村,一步一景,风景秀丽的农村新面貌让人眼前一亮。
▲卜花村村屯风貌。资料图
“以前村里面乱搭乱建严重,道路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谈起这些年的变化,卜花村村民蔡红军深有感触,如今卜花村经过环境整治后,道路变得整洁干净,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曾经的贫困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卜花村的变化,是崇左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的一个生动实践。
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是关键。近年来,崇左持续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和实施乡村风貌提升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172个,覆盖自然村6239个,覆盖率达95%。同时,积极引导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卫生厕所,目前全市拥有卫生厕所的农户普及率达96.12%。
崇左还稳步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制定印发了《崇左市治理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专项行动任务清单》,利用农村“大喇叭”、宣传栏等阵地,向村民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大力营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社会氛围。
二十年来,崇左聚焦农民增收目标,深入实施甘蔗提质增效、坚果产业、土地流转、劳务就业等助农增收“十五大工程”,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集体增收、群众致富、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让群众“腰包”鼓起来。202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1元,同比增长6.8%,增速排全区第6位,比2021年前进6位。
如今,崇左特色产业迸发勃勃生机,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振兴释放出无限的魅力。未来,崇左将持续抓好农业安全生产工作,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奋力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新篇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