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翻译_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阅读答案大家在熟悉不过了,那你是否知道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翻译_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阅读答案吗?快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商鞅变法[西汉] 司马迁阅读引导《商鞅变法》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2、这篇列传记述了商鞅事秦变法革新以及最后因刻薄少恩而众叛亲离的史实。
(相关资料图)
3、但是,商鞅变法是历史上一次成功的改革,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4、秦孝公当政,已进入七雄争霸的战国时期,周室衰微,诸侯相互攻伐,斗争异常激烈,谁想立于不败之地,谁就得寻求自强的途径。
5、商鞅就是顺应历史的潮流,三见孝公,说以强国之术,使孝公接受了自己的主张。
6、接着在政治、经济以及家庭和社会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改革,力主“耕战”、“富国强兵”,使秦国迅速崛起,在实力上超过了其他各国,为以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7、汉代的王充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8、”这是对商鞅变法历史功绩的客观评价。
9、对译注释 孝公既用卫鞅, 鞅 欲 变 法, 恐 天下 议 己。
10、 卫鞅曰:“疑行 孝公任用卫鞅后,商鞅打算变更法度,又恐怕天下人议论自己。
11、卫鞅说:“行动犹豫 无 名, 疑事 无 功。
12、 且夫有高人 之行者,固 见非于世; 就不能成名,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
13、况且超出常人的行为,本来就常被世俗非议;有独 知 之虑者,必 见敖「敖:通“謷”。
14、 于民。
15、 愚 者 暗于成事, 有独到见解的人,一定会被一 嘲笑。
16、 」般人嘲笑。
17、愚蠢的人事成后仍弄不明白,知 者 见于未萌。
18、 民不可与 虑 始 而可 与聪明的人在事情没有发生前就能预见它的事情。
19、不能和百姓谋划新事物的创始而可以和 乐 成。
20、 论 至 德 者 不和于俗, 成 大功者 不谋于众。
21、 他们共享成功的欢乐。
22、探讨最高道德的人不与世俗合流,成就大业的人不与一般人共谋。
23、是以 圣人苟 可以强国, 不 法 其故 「故:指 ;苟 可以利 民,因此,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用那旧的成法 成法。
24、 」;如果能够利于百姓, 不 循 其 礼。
25、” 孝公曰:“善。
26、” 甘龙曰:“不 然。
27、 圣人不易 民 而教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
28、”孝公说:“讲得好。
29、”甘龙说:“不是这样。
30、圣人不改变民俗而施, 知 者 不变 法 而治。
31、 因 民 而教, 不劳 而 成功;以教化,聪明的人不改变成法而治理国家。
32、顺应民风民俗而施教化,不费力却能成功;缘 法 而治者, 吏 习 而民 安之。
33、”卫鞅曰:“龙之所言, 世俗之言 也。
34、沿袭成法而治理国家,官吏习惯而百姓安定。
35、”卫鞅说:“甘龙所说的,是世俗的说法啊。
36、常 人安于故 俗, 学者 溺 于所闻。
37、 以此两者 居官守法 可也,一般人安于旧有的习俗,而读书人拘泥于书本上的见闻。
38、 这两种人奉公守法还可以, 非所与 论 于法之外也。
39、 三代不同礼 而 王, 五伯不同法 而 但不能和他们谈论成法以外的改革。
40、三代礼制不同而都能统一天下,五伯法制不一而都 霸。
41、 智 者 作 法, 愚 者 制焉; 贤 者 更 礼, 不肖者 能各霸一方。
42、聪明的人制定法度,愚蠢的人被法度制约;贤能的人变更礼制,寻常的人拘焉。
43、” 杜挚曰:“利不百, 不 变 法; 功不十, 不 被礼制约束。
44、”杜挚说:“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成法;没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能易 器 「器:指古代标志名 。
45、法古 无 过, 循 礼 无 邪。
46、” 卫鞅曰:更换旧器 位、爵号的器物。
47、 」。
48、仿效成法没有过失,遵循旧礼不会出偏差。
49、”卫鞅说:“治 世 不 一 道, 便 国 不法 古。
50、 故 汤武不循 古 而“治理国家没有统一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就不仿效旧法度。
51、所以汤武不沿袭旧法度而 王, 夏殷不易 礼 而亡。
52、 反 古 者 不可非, 而循 礼 者 不足 能王天下,夏殷不更换旧礼制而灭亡。
53、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多。
54、” 孝公曰:“善。
55、” 以 卫鞅为左庶长,卒 定 变 法 之令。
56、赞扬。
57、”孝公说:“讲得好。
58、”于是任命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更成法的命令。
59、令 既具, 未布, 恐 民之不信, 乃立三丈之木于国 新法准备就绪后,还没公布,恐怕百姓不相信,就在国都后边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都市南门, 募 民 有能 徙置北门者 予 十金「金:古代货币单位,秦 。
60、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给十金 朝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金。
61、」。
62、民 怪之, 莫 敢徙。
63、复曰 “能 徙 者 予五十金”。
64、有一 百姓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人敢动。
65、又宣布“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五十金”。
66、有一个人徙 之,辄予 五十金,以 明 不欺。
67、 卒 下 令。
68、人搬走了它,就给了他五十金,借此表明令出必行,绝不欺骗。
69、最后就颁布了新法。
70、令 行于民期年, 秦 民 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 以千数。
71、 于 是新法在民间施行了整一年,秦国老百姓到国都说新法不方便的人数以千计。
72、正当这 太子犯 法。
73、 卫鞅曰:“法之不 行, 自 上 犯 之。
74、”将 时,太子触犯了新法。
75、卫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推行,是因为上层人触犯它。
76、”将依新法法 太子。
77、太子, 君 嗣也, 不可施 刑, 刑 其 傅 公子虔,处罚太子。
78、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又不能施以刑罚,于是就处罚了他的老师公子虔,黥 「黥:即墨刑。
79、用刀在面 其 师 公孙贾。
80、明日, 秦 人 皆趋 以墨刑处罚了 额上刺字,再涂以墨。
81、 」他的老师公孙贾。
82、第二天,秦国人就都遵照新令。
83、 行 之 十年,秦 民 大 说, 道 不 拾遗, 法执行了。
84、推行了新法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拾别人丢的东西为己有,山 无 盗贼,家给人足。
85、 民 勇于公 战, 怯于私斗, 乡 邑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
86、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为私利争斗,乡村、城大治。
87、 秦民初言令不便者 有来言令便者, 卫鞅曰“此皆 镇社会秩序安定。
88、当初说新法不方便的秦国百姓又有来说法令方便的,卫鞅说:“这都是乱 化 「化: 之民也”, 尽迁之 于边城。
89、 其后 民 莫 敢议 令。
90、扰乱教化 教化。
91、」的人”,于是把他们全部迁到边疆去。
92、此后,百姓再没人敢议论新法了。
93、鉴赏评点节选部分记述了变法的矛盾冲突。
94、变法未行,就遭到守旧派的公然反对。
95、变法之初,商鞅立木悬赏,取信于民;刑太子师,以肃其法。
96、变法十年,“秦民大悦”,“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国家日益强盛。
97、但是商鞅的做法又非常之残酷,太子犯法而刑公子虔,黥公孙贾,把议论新法的人视为“乱化之民”,统统迁往边疆。
98、本文着眼于人物精神世界的刻画和细节的描写,使人物更为丰满、灵动、传神,而又不失历史的真实。
99、如商鞅与守旧派针锋相对的辩论,析理透辟、深刻,多用对偶,气势不凡,突现改革者的形象。
100、练习检测⒈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法:效法。
101、B.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循:遵循。
102、C.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缘:依照,沿袭。
103、D.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遗:遗失。
104、⒉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吏习而民安之 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B.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 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C.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 知者见于未萌D. 恐民之不信 尽迁之于边城⒊ 以下句子分别编成四组,全都表现商鞅主张变法的一组是( )①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105、②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
106、③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
107、④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108、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109、⑥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110、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⒋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孝公任用商鞅后不久,商鞅打算变更法度,又恐怕天下人议论自己。
111、于是他向孝公表明了自己的变法的决心。
112、B.新法准备就绪后,就在国都后边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木头,宣布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谁就可以得到赏金,以此表明令出必行,绝不欺骗。
113、C.新法施行了整一年,秦国老百姓到国都说新法不方便的人数以千计。
114、新法推行了十年,当初说新法不方便的秦国百姓又有来说法令方便的。
115、D.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拾别人丢的东西据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
116、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为私利争斗,乡村、城镇社会秩序安定。
117、参考答案⒈ D / 遗,指别人遗失的东西。
118、⒉ B / A.吏习而民安之: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119、B.均为介词,译为“拿,用”。
120、C.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介词,与“见”字相应,引进动作的主动者,可译为“被”;知者见于未萌:介词,译为“在”。
121、D.恐民之不信: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尽迁之于边城:代词,译为“他们”。
122、⒊ C / ②④均不是商鞅的话,且均为反对变法的言辞。
123、⑥是讲新法不能顺利推行的原因。
124、⒋ A / “孝公”怕天下人议论自己,于是商鞅劝说孝公下定决心,不要被百姓的议论所左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