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区现代农业科创片区
初夏的温江,大蒜的丰收刚刚谢幕,农人的喜悦之情还洋溢在脸上,稻田里青翠昂扬的秧苗正拔节生长。
踏着四川省、成都市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鼓点,成都温江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加快构建以粮为主、粮经统筹、绿色生态、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体系,大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化、园区化、数字化、融合化发展,做精做特现代都市农业,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高质高效示范区,铺展开“幸福温江·美好之城”建设的生动图景和锦绣画卷。
(资料图)
温江区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96%
打造示范区 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96%,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率8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6%以上,实现农业增加值2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至4.8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48:1……坚持以2025高质高效示范区建设目标为指引,温江区接续做好春耕、夏耘,全力迎接秋获、冬藏。
“今年市上已经下达我区粮食生产任务播种任务。”温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温江区以‘田长制’为主要抓手,严控耕地撂荒和‘非农化’‘非粮化’新增,结合实际分类有序推进存量处置,加快永宁5000亩高标农田建设,确保‘良田粮用’;积极开展低效残次花木腾退工作,保障大春粮食作物种植。”
温江区现代都市农业的缩影
科技巧赋能 让“天府粮仓”动能强劲
“今年蒜薹市场行情好,最高卖到20元/公斤,加上最近大蒜热卖,全年过半的收入已装进腰包。”开春以来,蒜薹、大蒜的相继丰收,让永宁街道八角社区的李军很开心,一季大蒜、一季水稻进行轮作,每亩产出400公斤蒜薹、800公斤大蒜和600公斤大米,亩产综合收入最高可达1.5万元,既保障了粮食生产,又增加了收入。温江区大蒜协会会长祝玉成说,这既与今年的天气好有关,更是科技助力的结果。
近年来,温江区全力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依托在温科研院校(所),构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快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全链条贯通,打造“天府粮仓”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成渝地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高地。随着校(所)地合作不断深化,“园区+科研院校(所)+经营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更加完善,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推进,实现了“天府粮仓”建设的科技创新驱动。
“温江造”农特产品品类丰富
目前,温江区已与相关高校合作开展优质粮油品种试验示范新优品种200余个,累计育成蜀优217等超级稻品种10个,选育蓉油系列油菜品种30余个,优品选育逐见成效,让“天府粮仓”“新”动能更加强劲。
“研究成果在‘天府粮仓’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作出了积极贡献。”四川农业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川农大还与温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
温江区稻田今年实现大丰收
建强产业园 实现土地亩产“千斤粮、万元钱”
“开秧门喽!”5月6日,随着高亢的呼喊响彻云霄,第八届成都“开秧门”农耕文化节在温江区万春镇和林稻海举办。今年的农耕文化节,有这样一个场景对比鲜明、过目难忘,那就是机器插秧和人工插秧比赛,如果说机器插秧折射出温江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孩童研学的人工插秧比赛,毫无疑问是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的最佳方式。
在“天府粮仓”建设中,温江区整合各级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区级乡村振兴战略扶持政策,投入2100万元资金重点对菜粮基地、恢复种粮等给予资金补助,全力打造万春、永宁2个万亩粮经复合产业园。以稻蒜轮作为主,积极推广“一年多季”“一田多收”“一业多效”发展模式,全力打造粮经复合产业新样板,持续促进粮油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实施“亮田营景”行动,依托良好生态本底,打造东宫寺社区、和林村、高山村大美田园景观和农业观光景区,营造生活消费新场景,发展直播带货、农事体验、休闲观光等新业态,实现亩产“千斤粮、万元钱”。
温江“开秧门”吸引近千名游客
据了解,通过举办“开秧门”活动,吸引了近千名游客慕名而来,体验插秧、摸鱼、捉泥鳅等春耕活动,在独具匠心的稻香集市中,沉浸式体验古法爆米花、古法打糍粑等“温江造”稻香产品加工制作过程,让更多人了解温江农业产业,实现古蜀农耕文明的现代传承,更为农民朋友创造更好的生产和销售环境,擦亮温江农业的金字招牌。
温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温江区将加快科学谋划、提前部署,在高标准打造万春、永宁2个万亩粮经复合产业园的基础上,持续强化政策、注重创新、完善配套,逐步打造温江区十万亩粮经复合产业园,让更多“千斤粮、万元钱”的乡村振兴交响曲奏响温江乡村田野。
(文图来源:温江区农业农村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