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蒙民居──蒙古包毡包是我国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牧民居住的帐篷,一般为园形,古代称“穹庐”“毡帐”。
2、蒙古包一般用柳条做骨架,外侧包羊毛毡,再在顶部中央设可支起的园形天窗,是一种可移动式园形住宅。
(相关资料图)
3、在柳条两侧涂料灰草泥代替毡子,即成为半永久式的固定蒙古包。
4、在两个园形住宅之间,联以土墙,成为并列的3间房屋而演变成土房西藏民居──藏南碉房。
5、西藏南部各地的乡村和城镇,石村丰富,民居一般用石砌墙、高2-3米,称为碉房。
6、碉房以木材做梁、柱和椽子。
7、平屋顶,有的设外廊。
8、木梁、柱子上有鲜艳的色彩,窗上装玻璃,可能有效地利用当地充足的阳光。
9、在广大牧区草原,牧民居住方形的帐房。
10、帐顶是用牛毛织成的毡毯,四周用草泥块围成矮墙。
11、碉房顺应高原自然条件、农牧业生产、信仰喇嘛教、生活习惯及自卫防御的需要北京民居──四合院。
12、四合院式的住房是我国最为普遍、历史是为久远的住宅形式。
13、大多坐北朝南,面南为正房,北面为偏房,两侧为厢房,阳光充足,四间房由一个院子紧紧地联接在一起,俗称“四合院”。
14、其布局常为“一正两厢”,正房(上房)位置在全宅的中轴线上,坐北朝南,开间、进深、高度和装饰等都央全宅之首。
15、院子两侧的厢房、陪衬着正房。
16、院子是交通、采光、通风的枢纽,并配以绿化,成为休息与家庭活动的中心。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关键词: